
M3芯片的MacBook Air 13寸及15寸,外型与前一代M2版本并没有差异,主要升级之处就是换上M3芯片,以及支持Wi-Fi 6E与双萤幕显示,特别是可外接双萤幕,让MacBook Air在多工处理时,可以有更大、更多的萤幕,看得更清楚。 另外,也特别强调 AI 应用,究竟哪里 AI? 以下就来实测 M3 版 MacBook Air 15 寸,究竟值不值升级?
3 款 Apple MacBook Air 重点规格
在M3版MacBook Air发布后,苹果官网已将M2版MacBook Air 15寸下架,因此现在官网上有三款MacBook Air机型可选择,分别是M2版13寸,以及最新的M3版13寸及15寸。
当中,15 寸 MacBook Air 是去年 WWDC 上发布的新尺寸,也成为史上最大的 MacBook Air,上市时是搭载 M2 芯片,而不到一年的时间,已升级 M3 芯片版本推出。 虽说MacBook Air 13寸的便携性自然较15寸来得高,不过以15寸的大屏幕,对于有大量图片或视频编辑类型的工作来说,可以提供更舒服的屏幕画面,又或是偏爱大屏幕又想要有轻薄轻身的用户,15寸MacBook Air就会是不错的选择。
▲目前苹果官网有三款MacBook Air机型可选择,分别是M2版13寸,以及最新的M3版13寸及15寸。
而M3版的15寸MacBook Air外型与前代几乎没有差异,特色还是轻薄,以1.15公分的厚度,也只比13寸的MacBook Air多了0.02公分,这点相当难得,且与市售15寸笔记本相比,外型绝对是极薄的设计。 至于重量部分,因为全机采用全铝金属一体成型机身,重量为1.51公斤,虽然也不算太重,但当前不少强调极致轻薄的Windows笔记本,大都会以铝镁合金打造,让重量少于1公斤,因此,15寸MacBook Air在重量上并不算有优势。
▲ 15 寸 MacBook Air 即使屏幕来到 15.3 寸,但机身还是相机薄,从侧面来看就能感受到薄型机身设计。
不过,不得不说,15寸MacBook Air机身配重相当好,拿在手上时会感受到机身扎实、配重平均,即使少了贴身携带的机动性,但仍保有方便的移动性。 另外,与 M2 版本一样,推出四种颜色可选择,除了银色和太空灰色之外,也有午夜色和星光色,当中,午夜色强调采用突破性阳极处理密封技术,可减少指纹沾染的问题。
▲ M3 版 MacBook Air 15 有四种颜色可选择,除了银色和太空灰色之外,也有午夜色和星光色,当中,这次午夜色强调采用突破性阳极处理密封技术,以减少指纹沾染的问题。
也因为 M3 版 MacBook Air 15 寸与前代的相隔时间不到一年,外型也与过去相差不大,因此就不再赘述外型特色,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至「Apple MacBook Air 15 寸开箱评测:史上最大 Air 优缺点分析,与 13 寸又有哪里不同? 」一文。 不过,M3版MacBook Air更强调绿色制造,也是Apple首款采用50%再生成分制造的产品,其中机身及主板采用100%再生铝金属,磁石采用100%再生稀土元素,而且不含汞、溴化阻燃剂和聚氯乙烯(PVC),并符合ENERGY STAR能源效率认证。 此外,包装更是采用99%纤维材料,使Apple更接近在2025年前淘汰所有塑料包装的目标。
▲ M3版MacBook Air是Apple首款采用50%再生成分制造的产品,且Apple积极在2030年前让所有产品实现碳中和,包括全球整体供应链与每部Apple装置的使用生命周期。
市场三款 Apple MacBook Air 重点规格 | ||||
MacBook Air 13 寸 | MacBook Air 13 寸 | MacBook Air 15 寸 | ||
芯片 | Apple M2 | Apple M3 | Apple M3 | |
CPU核心数 | 8 | 8 | 8 | |
GPU核心数 | 8/10 | 8/10 | 10 | |
神经网络引擎 | 16 | 16 | 16 | |
内存 | 8GB/16GB/24GB | 8GB/16GB/24GB | 8GB/16GB/24GB | |
储存空间 | 256GB/512GB/1TB/2TB | 256GB/512GB/1TB/2TB | 256GB/512GB/1TB/2TB | |
屏幕尺寸 | 13.6寸 | 13.6寸 | 15.3寸 | |
屏幕分辨率 | 2560×1664 | 2560×1664 | 2880×1864 | |
屏幕亮度 | 500尼特 | 500尼特 | 500尼特 | |
视频摄影机 | 1080p | 1080p | 1080p | |
扬声器 | 四扬声器音响系统 | 四扬声器音响系统 | 六扬声器音响系统 | |
输出入端口 | 两个Thunderbolt / USB 4埠 | 两个Thunderbolt / USB 4埠 | 两个Thunderbolt / USB 4埠 | |
无线网络 | Wi-Fi 6、蓝牙 5.3 | Wi-Fi 6E、蓝牙 5.3 | Wi-Fi 6E、蓝牙 5.3 | |
电池续航力 | 18小时 | 18小时 | 18小时 | |
尺寸 | 304.1×215 x11.3(mm) | 304.1×215 x11.3(mm) | 304.4×237.6 x11.5(mm) | |
重量 | 1.24公斤 | 1.24公斤 | 1.51公斤 |
3 个 MacBook Air 升级功能实测
新款MacBook Air在外型几乎没有改变之下,升级M3芯片是最大特色,除了带来CPU及GPU的运算升级外,更快速且更有效率的16核心神经网络引擎,也支持更多元的AI应用。 另外支持双屏幕显示更是一大特色,让 MacBook Air 不用通过外接其他扩充输出入端口装置,就可以打造多屏幕的输出使用,以下就来看看 M3 效能、双屏幕怎么用、AI 应用又在哪?
升级 1:M3 芯片有感 GPU 效能升级
在性能测试中,以Geekbench 6、Cinebench 2024、Cinebench R23、3DMark Wild Life Extreme、Blackmagicdesign Disk Speed Test,进行基本的效能跑分,也分别与M2版MacBook Pro 15寸进行比较。 当中,Geekbench 6在单核与多核心表现都有成长,M3较M1在多核心部分成长约25%,而M3芯片在GPU效能的成长确实较突出,在Cinebench 2024测试中的GPU核心,较M2提升约74%,而在3D Mark测试中,也较M2提升约53%,与官网公布的效能表现差不多。
MacBook Air 15 寸(M3)、MacBook Air 15 寸(M2)效能比较 | ||
MacBook Air 15寸(M3) | MacBook Air 15寸(M2) | |
Geekbench 6 | ||
Single-Core | 3,148 | 2,675 |
Multi-Core | 12,090 | 9,634 |
Metal | 47,612 | 40,131 |
OpenCL | 30,513 | 24,171 |
Cinebench 2024 | ||
GPU | 3,236pts | 1,863pts |
CPU-Multi-Core | 581pts | 549pts |
CPU-Single-Core | 141pts | 121pts |
MP Ratio | 4.12x | 4.32x |
Cinebench R23 | ||
CPU-Multi-Core | 9,318pts | 8,208pts |
CPU-Single-Core | 1,897pts | 1,579pts |
MP Ratio | 4.91x | 5.2x |
Blackmagicdesign Disk Speed Test | ||
Write | 3369.5MB/s | 1,715.6.6MB/s |
Read | 3035.1MB/s | 1,540.7MB/s |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 ||
Overall Score | 8,724 | 5,713 |
Average frame rate | 49.5fps | 34.2fps |
■注:M3 版为 8 核心 CPU 与 10 核心 GPU / 16GB内存 / 512GB SSD; M2 版为 8 核心 CPU 与 10 核心 GPU / 8GB内存 / 256GB SSD。 |
也因为 M3 芯片采用全新的 GPU 架构,并支持硬件加速光线追踪与网格着色技术,再加上 macOS Sonoma操作系统提供「游戏模式」,实际开启「生化危机 4 重制版」,并设置在 2800×1800 分辨率,在 MetalFX 关闭时有 20~30fps 表现,设为高画质有 35~45fps,设为效能优化则有 50~60fps 表现。 另外,M3已具备ProRes编码与解码引擎,因此将17GB的ProRes格式视频输出4K、60fps时,大约为2分钟左右,速度并不逊于M1 Max芯片的表现。
▲ 开启「生化危机 4 重制版」,并设置在 2800×1800 分辨率,在 MetalFX 关闭时有 20~30fps 表现,设为高画质有 35~45fps,设为效能优化则有 50~60fps 表现。
▲ 在 DaVinci Resolve 下剪辑 1080p 视频,不算太复杂的功能,都能维持不错的流畅感。
升级2:外接6K及5K双屏幕
不管是 M1 还是 M2 的 MacBook Air,一定都会发现外接屏幕只能接一台,如果外接第二台以上,不是没反应就是只能进行镜像输出,但 M3 版 MacBook Air 突破了这项限制,通过机身上的两个 Thunderbolt 端口,可以外接一台 6K、60Hz 及一台 5K、60Hz 的屏幕,打造多屏幕输出的工作环境。 不过,在二台外接屏幕同时使用下,MacBook Air 的屏幕就得阖上,并再外接键盘鼠标来操作,此时 MacBook Air 概念就像一台 Mac mini 一样,只不过又更具机动性,可随时卸下与屏幕的传输线,带着 MacBook Air 继续工作。
▲ 将 M3 版 MacBook Air 外接两台 Studio Display 使用时,MacBook Air 的屏幕就得阖上,并再外接键盘鼠标来操作。
▲ 在外接双屏幕下,打开 MacBook Air 屏幕后,一台Studio Display 就不支持显示。
而MacBook外接屏幕的需求,又以外接一个最为普及,不管是13寸15寸的MacBook Air,在定点使用时,外接屏幕会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但若平时工作会同时开启多个软件,并经常需要比对应用程序里的内容时,双屏幕就很适合这类的多工需求,同时也可说是资产的投资,毕竟基本款 Studio Display 售价为 45,900 元,价格虽然高,但带来 27寸、5K 分辨率的细致画面,且与MacBook 有更好的支持性。
不过,M3 版 MacBook Air 在外接双屏幕输出时,硬件效能负载有感比外接单屏幕显示要来得大一些,特别是开启多个需要高能的应用程序时,会有些卡顿的感觉,例如在双萤下使用时,同时开启常用的浏览器、Photoshop、DaVinci Resolve、影音播放… 等,反而外接单个屏幕使用时会较顺畅。
▲ 平时若有多窗口工作的多工需求,双屏幕可以提供更大、更广的显示空间,视觉体验会更好。
升级 3:软硬件结合,让AI应用更丰富
搭载 M3 芯片的 MacBaook Air 也特别强调 AI 的应用,不过从 M1 开始,芯片中除了 CPU、GPU,还有神经网络引擎,专用于处理设备上的人工智能运算及加速机器学习,可以把它视为现在 AI 笔记本强调的 NPU,过去还不强调 AI 笔记本时,Apple 已在 MacBook 发挥 macOS 中的 AI 应用。 例如在照片上复制照片主体,达到去背使用的目的。 另外,M3版MacBook Air才提供的语音隔离,会优先突显用户的语音,并阻隔环境噪音; 宽广频谱则可过滤掉环境噪音,这些都是AI应用的一部分。
另外,利用 FaceTime 镜头进行视频通话时,可以通过手势来表达感受的视觉效果,如手比赞的手势,表达对主讲者的认同,此时画面上就会出现赞的图标; 比YA的手势会出现气球动画,通过这些活泼的画面,来热络视频中的气氛,且也支持在LINE或Webex Meeting等视频软件使用。 至于在 FaceTime App 进行视频通话时,还可以开启「人像」模式来自动模糊背景,这也是近期 AI PC 上常见的功能。
当然,好用的 AI 功能,除了硬件之外,还要有软件的结合,才能发挥AI的效益,因此,除了 macOS 中的 AI 应用外,也要能支持其他应用程序,才能发挥AI的优势,例如 Goodnotes的 AI 数学辅助检查回家功课、在 Pixelmator Pro自动美化照片、CapCut 去除视频中的背景噪音… 等,都是 AI 的应用。
▲ 利用 FaceTime 镜头进行视频通话时,可以通过手势来表达感受的视觉效果,如双手比爱心,画面中就会出现爱心的图标,竖起大拇指就会出现赞的图标。
5个购买15寸MacBook Air前的疑问
去年底时,搭载 M3 芯片的 MacBook Pro 14 寸已开卖,因此,MacBook Air 不是第一款搭载 M3 芯片的机型,许多人在采购时会犹豫,此时该买 Pro 还是 Air 呢? 另外,M3版MacBook Air推出后,M2版也降价3,000元,那买M2版会不会更划算呢? 还有13寸及15寸又该怎么选? 一系列在采买前最常见的疑问,这里一一解答。
问题 1:M3 与 M2 版 MacBook Air 哪里不同?
升级 M3 芯片、支持 Wi-Fi 6E、双屏幕显示,是 M3 与 M2 版 MacBook Air最大的不同。
由 M3 芯片的效能表现来看,却实较 M2 芯片来得好,但以 GPU 的升级幅度较高,CPU 则算是小幅的成长,而以笔者日常的文书工作、浏览网页、编修图片、短视频剪辑… 等使用情境,M2版与 M3 版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不过,笔者比较的这两款机型内存有别,M3版为16GB内存,M2版为8GB内存,在浏览器开启较多分页下,M2版的反应会略慢一些。 至于支持Wi-Fi 6E以理论上来说,速度较上一代的Wi-Fi 6快达2倍。 至于支持双屏幕显示功能,目前只有 M3 版提供,只是在双屏幕同时显示时,MacBook Air 的屏幕就得阖上,并外接键盘及鼠标使用。
▲ 在 M3 版 MacBook Air 外接双屏幕时,得阖上笔记本电脑屏,因此必须外接键盘及鼠标使用。
问题 2:价格有差,买 M3 版还是 M2 版好?
M3 与 M2 版MacBook Air 除了规格上的差异外,还有 3,000 元的价差,M2版降价幅度其实不算大,且在买新不买旧的前提下,就建议直接买 M3 版本。 另外,Apple 又推出基本款M3版(8核心CPU+8核心GPU),只要选择升级内存或SSD,就直接升级为10核心GPU版本,等于买M3版的加购版本,又省了3,000元,因此,如果预算足够,建议优先将内存升级为16GB,毕竟未来无法再升级,而SSD空间若不够,至少还有外接SSD的弹性。
当然,如果有预算上的考量,M2版本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效能其实与M3版差异不算太大,且双屏幕的需求也不是人人都有,没有Wi-Fi 6E还是可以连网,如此也不用一定非得买M3版本不可。 但因为 3,000 元的价差不算太多,建议可以多精算信用卡优惠、学生优惠、节日优惠活动等,找到更大的价差。
▲ 现在购买 M3 版 MacBook Air 基本款,即 8 核心 CPU 加 8 核心 GPU,若选择升级内存或 SSD,就会直接免费升级为 10 核心 GPU 版本,预算充足下,建议选购基本款 13 寸MacBook Air时,就升级至 16GB SSD,如此可免费升级为满版的 M3 芯片。
问题3:屏幕有差,买13寸还是15寸好?
因为13寸及15寸MacBook Air都是采用M3芯片,因此于规格及效能的表现上,都没有显著的差异。 那么选择13寸还是15寸MacBook Air,取决于使用需求对应的屏幕大小、重量、预算,如果随时都得携带MacBook Air出门,13寸还是具有高度的机动性,若是觉得增加270克,并不会造成携带上的负担,那选择15寸可以带来更舒适的大画面。
至于以预算为考量下,因为15寸没有锁GPU的版本,因此相同的M3芯片(8核心CPU+10核心GPU)下,13寸为38,900元,15寸为42,900元,两款相差4,000元; 若是以13寸入门款为比较,售价为35,900元,价差就来到7,000元,若是采用教育方案价差也会更大,预算有限自然选择13寸,但不得不说,定点使用时,15寸的大画面、音效还是优于13寸。
▲ 13 寸 与 15 寸 MacBook Air,最直观的差异除了机身尺寸大小外,因为屏幕尺寸不同,可显示的内容也有差异,于全屏幕播放视频下,15 寸则是比较赏心悦目,再加上音效感受也更好。
问题 4:定位有别,买 Air 还是 Pro 好?
要在 Air 及 Pro 之间选择,考量的不该只有屏幕尺寸,还有使用需求所需要的规格及效能。 毕竟在Pro系列的定位中,是针对具有进阶使用需求的用户,于MacBook Pro 14寸采用的Liquid Retina XDR显示器,为Mini LED背光技术,在显像能力上,会较MacBook Air的Liquid Retina显示器来得好,不仅色彩更丰富、黑色更黑、灰阶也会更明显,这也是Pro与Air等级的定位区别。
至于都是 M3 芯片效能有差吗? 以测试软件测得的结果来看,或许MacBook Pro 14因为单风扇设计下,效能表现有略好一些,但差异不算太多,例如「生化危机4重制版」中的FPS大约会有10%的差异,想要有更显著的效能差异,得选择M3 Pro及M3 Max芯片。
▲ MacBook Pro 的屏幕、输出入端口、散热… 等,都较 Air 来得好,但同为 M3 芯片版来比较,效能差异并没有很大,建议 MacBook Pro 选择 M3 Pro 或 Max 芯片版本,效能差异较显著,且适合有进阶影像创作需求使用。
问题 5:新芯片已出,还是等 M4 芯片版更好?
Apple 在新款iPad Pro 13上搭载M4芯片,与M3推出的时间仅有七个月,也是第一次在推出时,没有先搭载在MacBook或Mac上,再加上M3版的MacBook Air才推出不久,推算近期在MacBook上推出M4芯片的机率较小。 因此,如果现在已有购机的需求,倒不用非得等到 M4 芯片版本不可,即便 M4 芯片强调是专为 AI 打造,但 M3 的神经网络引擎于当前已够用,再加上 AI 要能发挥最大效益,必须硬件加软件的整合,与其一直等待下一代的新款,不如解决现在的工作需求,毕竟科技产品向来是早买早享受,晚买享降价。
▲ 虽然 M4 芯片已搭载在 iPad Pro 13 寸上使用,但以 MacBook 近期才更新至 M3 芯片,要升级 M4 芯片还得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