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6 系列即将在下周 9/10 正式登场,也是时候来做个一年一度的 iPhone 体验回顾; 这次的主角当然就是我手上这只已经使用近一年的 iPhone 15 Pro,一起来看看我对于这只 iPhone 15 Pro 有什么感想以及评价吧~
先提醒一下,本篇内容都是很主观的使用体验,可能会跟你的想法、感觉有些出入,不过就是单纯仅提供参考,不建议拿来直接判定手机的好坏,也并非购买建议。
开始之前先讲一下我这台iPhone 15 Pro的状况:2023年9月15日领取的首批货,白色钛金属、256GB。
钛金属弧形边框减重有感! 不仅好握也好顾
首先当然不得不提一下 iPhone 15 Pro 最大的升级重点之一「钛金属弧形边框」; 从 iPhone 14 Pro 换过来就马上感觉得到握持手感真的明显改善,既不割手、钛金属材质的减重也非常有感。
虽说少了亮面不锈钢的精致质感,但发丝纹钛金属边框带来的好处就是不沾指纹、而且长时间使用下来也几乎不会留下任何刮痕,照顾起来比娇贵的不锈钢轻松很多。

我个人认为「手感」向来是一款产品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会是你接触产品的第一印象,甚至有可能会连带影响到你使用产品的意愿,例如笔记本太重就不想带出门、手机太重就不想一直拿在手上。
所以 iPhone 15 Pro 的钛金属弧形边框我是给予高度肯定的,是一个我很喜欢的升级重点。

USB-C 接口大幅提升配件扩展性
「统一接口」的方便性真的不论放在哪个产品类别都很有感 🤣 ,感谢苹果终于放弃坚持 12 年的 Lightning 换上许多人梦寐已求的 USB-C 接口。

出门再也不用带两条线、同时也大幅提升了 iPhone 的配件扩展性,带来许多过去意想不到的使用情境,例如视频外录、使用有线网络、读取U盘与内存卡等等,不论实用性或方便性都超级加分。
但对于长年使用 iPhone 的用户来说可能会经历一小段阵痛期,就是所有 Lightning 配件都会直接报废、需要重买; 还好目前 USB-C 盛行,品牌选择多、价格也弹性,倒也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方便又多元的动作按钮
除了 Lightning 外,苹果也在 iPhone 15 Pro 上一并舍弃多年来的「静音开关」改由「动作按钮」取代; 与之前可能久久才会拨一次的静音开关比,动作按钮也是值得给赞的升级项目。
一颗能够客制化各种功能的动作按钮,在物理方面先解决了静音开关可能会因为灰尘卡住或触发不良的问题; 而在软件方面更是全方位远胜静音开关,不仅可以控制除了静音以外的多种系统功能,重点是可以绑定「捷径」使用,创造更多元的使用情境,可说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我觉得最好用的是绑定「相机」; 长按开启相机、再按一下就能拍照或录影,对于时常「抓拍」的我来说整个操作一气呵成,能够及时纪录各种精彩瞬间。
相机快速变焦很好用,5x 长焦镜头还有改善空间
iPhone 15 Pro 的相机规格与 iPhone 14 Pro 基本一样,主要是差在软件算法方面的调校; 成像质量维持苹果一惯的写实风格。
这里我主要分享几个使用感受:
2,400 万画素照片建议开启,会有肉眼可见的细节提升
iPhone 15 Pro主镜头在1x、1.2x、1.5x的焦段预设可以拍出2,400万像素照片,这个设置我会建议大家不要调整。
虽说照片容让可能会稍微增大,但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可能就是1.7MB变为2.1MB); 重点是照片会有肉眼可见的细节提升,毕竟画素整整翻了一倍。

可以多加利用 1x、1.2x、1.5x 帮助快速构图
iPhone 15 Pro 还有个很方便的快速调整焦距功能,可以在「设置」>「相机」>「主相机」调整是否要开启 1.2x(28mm)与 1.5x(35mm)的快速切换功能,也可以配置主镜头的默认焦距。
打开相机后点击「1x」按钮就可以快速在 1x(24mm)、1.2x(28mm)、1.5x(35mm)间快速切换,主要就是可以帮助你快速构图,不用麻烦的手动拉焦距。

感光元件太大,容易触发微距摄影
由于相机规格没有变化,因此 iPhone 15 Pro 也把 iPhone 14 Pro 容易触发微距摄影的缺点一并带了过来。
主镜头感光元件太大,容易导致iPhone 15 Pro在距离没有很近的时候也会触发微距摄影; 如下图所示,手机跟电脑大概这样的距离就会触发微距摄影。

而微距模式是用超广角镜来拍摄,成像质量肯定没有主镜头来的好,常常就要调整距离然后用 1.2x、1.5x、2x 焦段来拍; 你可能会说「那关微距不就好了?」 ,但就是因为已经超出主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才会切换成微距模式,在这样的状况下主镜头就有可能会失焦,而影响照片质量。
5x 长焦镜头虽能营造压缩感,但太难伺候、还有改善空间
我也问了一下手持 iPhone 15 Pro Max 的创作者「嘿! 我是 Neil」对于 5x 长焦镜头的看法,他表示5x 长焦镜头初试啼声表现大约在 70 分左右,主要原因是低光源调度不够积极、画质表现也差强人意。
简单来说就是虽然可以营造出更好的压缩感,但启用条件太严苛,对于光线有很高的要求,在多数低光源的场景下都无法顺利切换成长焦镜头使用。
另外他也指出 4,800 万像素表现很不错,录影方面仍是维持第一梯队的水平。

iPhone 15 Pro 唯一缺点:A17 Pro 真的太烫了
A17 Pro 发烫问题
自发售初期就遭到许多用户诟病的「发烫」问题,即使苹果曾推出iOS 17.0.3试图救场改善,但内部结构缺少有效的散热设计、加上A17 Pro芯片的发热与耗电表现不尽理想仍是iPhone 15 Pro的致命伤。
即使只是听音乐、滑社群这种不吃性能的小操作也容易感受到手机带来的「热情」,尤其这阵子气温高,在户外用手机更加明显(是已经到烫手的程度),因发烫而降低屏幕亮度、或是画面产生卡顿的情况也更频繁,不仅影响使用体验、也限制了我在户外的使用意愿(因为我知道手机会变的很烫,所以几乎不会在户外执行需要性能发挥的操作)。

我觉得这是 iPhone 15 Pro 唯一一个严重影响使用体验的缺点; 好消息是苹果曾在5月的iPad发布会上罕见表示机身散热改进,现在也有传闻表示iPhone 16会加入大型石墨片改进散热效果。
就期待之后苹果会开始重视 iPhone 的散热问题,不然芯片规格堆的再高,因过热而无法完整发挥也是白搭。
耗电表现普通,能接受、但偏弱
至于耗电方面,我觉得对比 iPhone 14 Pro 没有太大的差异,就是 iPhone 的正常发挥; 我的使用状态是 Wi-Fi 与蓝牙不会关(中断连接而已)、5G 自动模式(有 5G 用 5G、没有就用 4G,系统自动切换)、屏幕亮度系统自动调整、启用 AOD。
使用过程就是连接 AirPods 听音乐、滑社群、拍照、用 IG 拍限动,用大概 2~3 个多小时会消耗 45% 左右; 就是一个能接受但偏弱的表现,整天在外建议还是备个移动电源会比较保险。

iPhone 15 Pro 电池健康度分享
最后分享一下很多人在意的「电池健康度」,我使用使用原厂 20W 充电头搭配随附的编织充电线、充电习惯是那种想充就充、不想充就断电的类型,顶多就是不会充整晚; 目前循环次数为317次,健康度为93%。
不过也要强调,以上的性能、发热、续航、电池健康度信息「仅供参考」,因为每个人的使用方式都不一样,不同的使用方式也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无法拿来作判定手机好坏的标准。
iPhone 15 Pro 年度使用心得总结
以上就是我个人主观的 iPhone 15 Pro 一年使用体验心得; 我认为iPhone 15 Pro算是一款改的蛮激进的机型,苹果在iPhone 15 Pro上尝试了许多第一次,例如钛金属边框、动作按钮、USB-C、5x长焦镜头、A17 Pro加入各种新特性等等。
这也确实带来了跟以往不同的使用体验,但代价就是不够稳定; iPhone 15 Pro 我会说他是一只不错的手机,但发热问题应该会让许多用户无法接受。

而从目前 iPhone 16 Pro 各项升级重点看下来,会发现整体规格上大多是在修正 iPhone 15 Pro 现有的不足,反而比较没有太多革命性的亮点功能; 所以若你是想要「求稳」的用户 iPhone 16 也许会是更好的选择。
也再重申一次,本篇内容都是很主观的使用体验,可能会跟你的想法、感觉有些出入,不过就是单纯仅提供参考,不建议拿来直接判定手机的好坏,也并非购买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