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 mini 从最早期的白色便当机(还可以吃光盘呢)进化到了金属外壳版本之间历经了数次的薄型化改变,然后就一路沿用超过十年的时间。 而苹果在今天则是确认正式带来全新 M4 系列的大改款 – 应该要用官方开的玩笑,这应该是最「迷你」的改款才对。
来到本周Mac连夜发表的第二晚,苹果算是非常有节奏地依序解开M4世代芯片的性能极限 –今天轮到的是相较于M4标准版,有两倍GPU核心与效能提升的M4 Pro。
搭配这个芯片一起首发的,则是大幅度缩小迷你到接近于一个超小电视盒,仅有5寸,也就是12.7公分见方的全新Mac mini。 并且在新设计的硬件基础上,再进一步导入最新的 Thunderbolt 5 等规格,并且同时达成了首款碳中和 Mac 机型的里程碑。
▲图:前后代 Mac mini 尺寸比一比。
Mac mini 从最早期的白色便当机(还可以吃光盘呢)进化到了金属外壳版本之间历经了数次的薄型化改变,然后就一路沿用超过十年的时间(我应该没算错… ),并且在今天确认正式带来全新改款 – 在同样的方形设计下,缩小至官方所说「不到以往设计的一半」,乍看之下可能还会以为是 Apple TV 的全新设计。
▲图:电源钮改到了主机的底部 – 是没位置塞了还是觉得大家应该都不太关机?
有意思的是,这次的设计不仅保留了能够塞入「Pro」级苹果芯片的主动散热能耐。 连接便利性方面也接纳了类似造型的高阶机型 Mac Studio 的前方接口取用支持,在正面提供了 USB-C x 2 与 3.5mm 耳机孔的设计; 背面的3个USB 4端口则是在M4 Pro机型上,首次在Mac机型导入了Thunderbolt 5的规格(标准款为Thunderbolt 4)。

其余的端口则是还包括了 HDMI 与可选配 10Gb 规格的以太网埠; M4 与 M4 Pro 皆可外接最多 3 台屏幕,但最高规格倒是仅有 8K 60Hz 没有 M4 iMac 的 8K 120Hz 支持; Thunderbolt 5 数字视频输出则是支持到 DisplayPort 2.1 输出的规格,然后依然有内置扬声器的规格(这也算是 Mac mini 的传统了,但这次变这么小台还保留也是不容易)。
比较可惜的是,SD 内存卡槽并未在这次的新设计中回归 – 但至少常常需要读卡的朋友,可以把读卡器插在正面使用啰。

处理器的配置的部分,采用 10 核心 CPU / 10 核心 GPU / 16 核心神经网络引擎的标准版 M4 应该不用特别提了。 首度出现的 M4 Pro 的入门版本核心数则是确认为 12 核心 CPU / 16 核心 GPU / 16 核心神经网络引擎,标配的统一内存则为 24GB(带宽 273GB/s)。 并且可以花 NT$7,000 升级到最高 14 核心 CPU(其中 4 核为节能核心)与 20 核心 GPU 的规格。

内存的部分从昨天正式登场的 iMac 我们便已经基本可以确认,新世代的 M4 Mac 产品系列至少目前为止推出的新品都是 16GB 统一内存起跳(内存带宽为 120GB/s)。 针对首度出现的M4 Pro方面,则是相对于标准款最大可加到32GB的规格,可以翻倍搭载最高64GB的统一存储器; SSD 最高则是可以支持扩充至 8TB 的容量。

就官方的说法搭载 M4 Pro 的 Mac mini 号称具备全世界最快的 CPU 核心表现。 既然跨越了 M3 世代带来升级,也等于第一次让 Mac mini 机型支持了包括硬件加速光线追踪等新世代苹果芯片的图形处理支持。 效能部分CPU与GPU都相较于M1 Pro有1.9x的提升 – 还拿Intel Core Ultra 7(Sereis 2)来鞭,说是有2.1倍快的表现。

官方还直接拿 Mac mini 与大 20 倍的「同价位」PC 桌机相比,说是能快上 6 倍的处理速度。 而除了各种效能的提升与超越外,当然也还有最重要的「为Apple Intelligence所打造」的体验支持 – 可支持包括进阶版的Siri语音助理、写作工具与图像生成等功能(部分需要等待更新才会加入)。

新世代的 Mac mini 最基础的 M4 SoC / 16GB RAM / 256GB SSD 版本,建议售价为 NT$19,900。 并且依照 RAM 与 SSD 的不同,共提供 3 种基础款式可选; M4 Pro SoC 的版本则是仅有 24GB RAM 与 512GB SSD 的款式。

说真的,小编是真的对于这次的 Mac mini 非常期待 – 光是看到跟 AirPods 或者是 Magic Mouse 摆在一起的超萌尺寸对比,就觉得这次的 Mac mini 确实是「迷你有感」。
不过另一方面也确实会有点担心,塞入了更为强大的处理器却又变得更为紧凑的全新设计,是否依然能提供 Mac mini 进入苹果芯片世代之后的持续效能良好表现。
这,可能就要看这次官方提到「会将空气引导至系统的不同层次,再统一由装置底下的出风口排出」的新散热架构的表现是否能撑起「Pro」级的使用需求了。 真的很期待后续的实测啊! 至于在 M4 Pro Mac mini 之后,总觉得明天应该就是轮到 M4 Max 的 MacBook Pro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