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Air 6、iPad 10 怎么选? 5 大硬件规格差异比较、购买建议分析

以目前的iPad产品阵容来说,对于没有特殊需求的普通用户大多都会在iPad 10iPad Air 6间做选择; 一方面是不确定 iPad 10 是否够用、另一方面则是会犹豫是否要多花 $8,000 块钱买到 iPad Air 6。

所以本篇文章就来帮大家做个简单的 iPad Air 6、iPad 10 硬件规格比较,顺便分享一些我的购买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解决选择困难~

iPad Air 6、iPad 10 硬件规格、功能差异分析

iPad Air 6 与 iPad 10 在硬件规格上主要有 5 大差异,分别是:

  • 屏幕尺寸与机身重量。
  • 处理器。
  • 屏幕显示效果。
  • 端口规格。
  • 适用配件。

毕竟 iPad Air 6 是中高阶定位的平板,在硬件规格上一定都是完胜入门定位的 iPad 10;但大家应该也希望钱可以花在刀口上,因此不妨先来暸解以上这 5 个规格差异你能否接受,不然多花钱买自己用不到的东西也是浪费。

iPad iPadOS iPad Air 6 iPad 10

屏幕尺寸与机身重量

 iPad Air 6 11″iPad 10
高度247.6mm248.6mm
宽度178.5mm179.5mm
厚度6.1mm7mm
重量462g477g(Wi-Fi 版)481g(移动互联网版)

机身尺寸部分简单直观; iPad Air 6 更薄、更轻、也略小台一点,便携性略胜一筹。

此外,今年 iPad Air 6 还有首次推出 13“ 大屏幕款式,若你想追求更大的显示面积、更震撼的画面效果; 那别无选择就是 iPad Air 6 13“。

iPad iPadOS iPad Air 6 iPad 10

处理器差异

 iPad Air 6iPad 10
芯片M2A14 Bionic
规格配置8 核心 CPU(4 大 + 4 小)9核心GPU16核心NPU6 核心 CPU(2 大 + 4 小)4核心GPU16核心NPU
内存大小8GB4GB

处理器可说是两台 iPad 差别最大的地方; iPad Air 6 的 M2 芯片算是目前平板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不仅性能强劲,在功耗、发热等各方面也比M1芯片更加成熟稳定,基本上完全可以解决你在iPad上的任何需求,甚至还有些性能过剩。

同时也因为换上 M2 芯片,所以也让 iPad Air 6 支持「Apple Pencil 悬浮触控」、「Wi-Fi 6E」、「蓝牙 5.3」等功能。

iPad iPadOS iPad Air 6 iPad 10

iPad 10 用的则是与 iPhone 12 同款的 A14 Bionic 芯片,放到现在来看顶多就是基本够用; 如果你的用途只是很单纯的日常笔记、滑网页、逛社群、追剧… 之类的那还算 ok。

不过稍微重载一点的内容生产工作,像是剪片、修图、做音乐等等,A14 Bionic 就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而且 4GB 内存、加上处理性能有限,多开 App 的使用体验也会较不理想。

iPad iPadOS iPad Air 6 iPad 10

另一方面,处理器的性能同时也会影响到 iPad 的使用寿命以及新功能的支持性; M2 的强劲性能可以保证未来经过好几代的 iPadOS 系统更新后依然保持顺畅运作,且对于新功能的支持性也会比较好(例如像「幕前调度」功能就只限搭载 M1、M2、M4、A12Z、A12X 芯片的 iPad 才能用)。

iPad iPadOS iPad Air 6 iPad 10

总结来说; 如果你的需求很单纯,就是日常简单笔记、滑网页、滑社群、追剧、玩一些简单的游戏,然后也不太在意未来的系统更新与新功能,那 iPad 10 确实足够。

相反的,如果你 iPad 需求比较丰富、甚至会用 iPad 进行生产力工作; 或是希望 iPad 可以拥有超长的使用寿命(能够更新好几代系统仍保持流畅运作)、也想要体验新功能,就会建议选 iPad Air 6。

iPad iPadOS iPad Air 6 iPad 10

屏幕显示效果

 iPad Air 6iPad 10
屏幕大小11、13寸Liquid Retina显示器10.9寸Liquid Retina显示器
分辨率2360 x 1640 / 2732 x 20482360 x 1640
亮度500 nits / 600 nits500 nits
其他特色防指印疏油外膜全平面贴合显示抗反射镀膜P3 广色域显示原彩显示防指印疏油外膜sRGB原彩显示

屏幕显示效果也是我觉得会比较影响使用体验的地方; 与 iPad Air 6 相比,iPad 10 缺少「全平面贴合显示」与「抗反射度膜」。

少了全平面贴合显示就会在屏幕四周看到一圈小黑边; 比较敏感的用户,可能会觉得屏幕上方隔着一层东西,看起来不够透亮。

iPad iPadOS iPad Air 6 iPad 10

而少了抗反射镀膜则会影响强光下的使用体验,在特定环境下容易产生光线反射,导致看不清楚屏幕显示的内容。

iPad iPadOS iPad Air 6 iPad 10
👆🏻

至于「P3 广色域显示」就是会让屏幕的色彩还原更精准一点; 不过大部分普通用户基本上感受不出差别,iPad 10 的 sRGB 色彩标准就已经能够带来不错的发色表现。

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缺少「全平面贴合显示」与「抗反射度膜」不会影响到使用体验; 那其实 iPad 10 屏幕的综合显示实力算相当不错,若没有特殊需求,在许多使用情境下都已经很够用了。

但也提醒一下,「全平面贴合显示」与「抗反射度膜」建议要试用才能够感受到比较具体的差别。

端口规格

 iPad 10iPad Air 5
端口规格USB-C,被限制在 480 Mb/s高速 USB-C,10 Gb/s

端口虽说都是 USB-C,但规格有差:

  • iPad 10 的 USB-C 还是古老的 USB 2.0 规格,传输速度与 Lightning 相同仅 480 Mb/s。
  • iPad Air 6 则是 USB 3.1 Gen 2,拥有 10 Gb/s 的传输能力。

不过只有在需要大量传输数据或传送容量较大的文件时才能感受出速度差别,普通使用情况下可忽略不计。

iPad iPadOS iPad Air 6 iPad 10

适用配件

 iPad Air 6iPad 10
原厂键盘配件旧款巧控键盘巧控键盘双面夹
Apple PencilApple Pencil ProApple Pencil(USB-C)Apple Pencil 第一代Apple Pencil(USB-C)

最后在原厂配件方面; 若想用 Apple Pencil Pro 或巧控键盘那就只能选 iPad Air 6,但如果打算找外厂的平替配件,那这部分倒是影响不大,就看个人选择。

iPad iPadOS iPad Air 6 iPad 10

iPad Air 6、iPad 10 规格差异汇整

 iPad Air 6iPad 10
机身尺寸11″:247.6mm x 178.5mm x 6.1mm。13″:280.6mm x 214.9mm x 6.1mm248.6mm x 179.5mm x 7mm
机身重量11″:462g13″:617g(Wi-Fi)/ 618g(LTE)477g(Wi-Fi)/ 481g(LTE)
处理器M2A14 Bionic
屏幕显示效果2360 x 1640 / 2732 x 2048500 nits / 600 nits防指印疏油外膜全平面贴合显示抗反射镀膜P3 广色域显示原彩显示防指印疏油外膜sRGB原彩显示
端口规格USB 2.0480 Mb/sUSB 3.1 Gen 210 Gb/s
原厂适用配件旧款巧控键盘Apple Pencil ProApple Pencil(USB-C)巧控键盘双面夹Apple Pencil 第一代Apple Pencil(USB-C)
共同特色1,200 万像素后镜头。1,200 万像素横向前镜头,具备人物居中功能。电源键集成式 TouchID。横向立体声扬声器。双麦克风。

iPad Air 6、iPad 10 购买建议

看到这边大家应该都心里有个底了,最后分享一下我对于 iPad Air 6、iPad 10 的购买建议。

预算有限、需求单纯、不在意新系统与新功能,可选 iPad 10

简单来说 iPad 10 的定位其实有点像是「长辈机」,就是便宜、能用、刚好够用; 如果就是单纯想要体验一下 iPad、需求不高、不在意规格、也不 care 新系统与新功能、够用就好、重点是也不想花太多钱,那 iPad 10 就是一个还蛮适合你的选择。

iPad iPadOS iPad Air 6 iPad 10

使用情境多元、希望 iPad 可以用很久、也想体验新系统与新功能,请选 iPad Air 6

但凡你的 iPad 需求稍微复杂一点,例如会时常多开 App 使用、生产力工作(剪片、修图、做音乐)、玩大型游戏,我都会建议多花钱选到 iPad Air 6。

M2 芯片的强大性能除了可带来流畅的使用体验外,最重要的是对于新功能的支持性也较佳(不容易被放生),而且再经过好几代的系统更新后仍可保持流畅运作; 所以只要使用情境多元、希望 iPad 可以用很久、也想体验新系统与新功能,请选 iPad Air 6。

iPad iPadOS iPad Air 6 iPad 10

学生族群的话 iPad Air 6 还可以额外参与 BTS 活动(iPad 10 无法参与 BTS 活动),整体 CP 值会比 iPad 10 高出不少。

当然也很推荐大家可以找时间实际去试用看看,毕竟试用过感受最深刻,也会是一个很重要的购买参考依据。

(3)
MobileAficionadoMobileAficionado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