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INTI CREATES最有名的游戏,应该就是《苍蓝雷霆GUNVOLT》系列,通过歌曲跟轻小说风格的故事,奠定了稳定的人气,甚至INTICREATES还尝试将这个系列登场的三位歌姬与配音员偶像化,维持住系列粉丝。 也是因为这个系列的歌曲太过于经典,INTI CREATES 才会在 Nintendo Switch、PS4、PS5、Xbox One、Xbox Series X|S、Steam 上推出音乐节奏游戏《GUNVOLT RECORDS 电子轨录律》。
本作将《苍蓝雷霆 GUNVOLT》系列登场的歌姬「电子谣精」的三位,慕尔芙(演唱:樱川 Megu)、RoRo(演唱:峯田茉优)、勒克席雅(演唱:佐々木李子)所演唱的歌曲收录于游戏中,并设计出音乐游戏的谱面,搭配预先制作好的 3D MV 跟过去系列游戏剪接而成的短片,作为节奏游戏游玩的一作。
玩家的游戏目的就是挑选歌曲,在观赏背景演出的同时,留意画面的节拍并按下相对应的按钮,累积分数减少失误直到整首歌唱完。 性质相当单纯,相对也代表整个游戏内容算阳春,没什么多样化的游戏模式或亮丽的画面跟界面,能做的事就选歌打音乐游戏或去鉴赏模式看 MV。
音乐游戏的操作也相当简单,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谱面,代表节拍的音乐记号到底时,左边就按左边的按钮、右边就按右边的,除此之外还有必须配合图案用模拟画圈的操作。 所以整体就只会用到两颗钮跟两侧模拟,入门上没有任何难度。
当然各乐曲都有分难度,音乐游戏毕竟要考验玩家反应跟节奏感,初学者跟不上节拍可以先从最低难度开始,简单跟普通难度大致上都是初学者可以轻松通过的设计,而且就算真的Game Over,本作也有原作重现要素的复活模式,复活后以不纳入计分榜的方式让玩家能练习完整个曲子的谱面。
如果真要说作为音乐游戏有什么难度特别高的地方,就应该是刚刚略提的画圈操作。 音乐游戏老手都知道,音乐游戏挑战高难度的关键就是画面上的记号跟音乐的节奏有没有搭上,跟着节拍按按钮而不是光靠肉眼看画面按按钮,也因此出现跟音乐本身没太大关联性的操作是大忌。
偏偏呢,这游戏有所谓的画圈符号,符号走到定点时要用对应模拟跟着画面的图案画一圈或半圈,而且随着乐曲不同,模拟画圈的速度也会不同。 这概念主要是想对应舞步吧,但因为无法用音乐节奏去确定画圈的步调,变成一种挑战高难度的障碍,这点也是作为音乐游戏的一个缺点。
要说这游戏最大魅力,自然就是收录了游戏、广播剧、OVA动画等等各种渠道的《苍蓝雷霆 GUNVOLT》系列,有些搭配 INTI CREATES 已在网络上公开的 MV、有些搭配相关作品画面剪接的短片,让玩家回味跟欣赏这个系列的各种内容,虽然并没有全部歌曲,都几个玩家熟悉的代表性名曲都有收录,对这系列乐曲独有钟情的玩家应该是能够颇为享受。
不过要对收录曲本身完全没意见,这可能也是见人见智的问题。 首先是数字版的基础收录乐曲只有 15 首,剩下的全部放付费 DLC,要一开始就体验完整游戏内容的 35 首曲子必须购买实体版,当然数字版价格会比较便宜,另外一个重点就是配音问题了。
系列粉丝都知道,RoRo 的配音一开始乃是远藤 Yurika,后来才换成峯田茉优。 在系列第二作《苍蓝雷霆GUNVOLT爪》最大卖点,就是同样的歌曲有慕尔芙跟RoRo两种版本在较劲。 但因为配音的更换,本作收录的RoRo歌曲都是以《银白钢铁 X》为中心,没有《苍蓝雷霆GUNVOLT爪》的曲子,这点对喜欢《苍蓝雷霆GUNVOLT爪》的RoRo歌曲的玩家来说,可能就会感到遗憾了。
至于要说演出画面很精美、特效很华丽吗? 本作也不是追求那种方向性的。 首先《苍蓝雷霆GUNVOLT》系列本来就是走点阵图2D横向卷轴的,剪接的游戏画面也不会是那种豪华3D。 其次虽然有为了走虚拟偶像路线设置出 3D MV,不过风格属于简单可爱的萌系风格,这部份的喜好也很看个人胃口。
总结来说,《GUNVOLT RECORDS 电子轨录律》的方向性算相当明确,以游戏内容来说不算丰富,甚至有点薄弱,目标就是给喜欢《苍蓝雷霆 GUNVOLT》系列的玩家收藏跟回味。 以音乐游戏设计来说虽不能说完善,但基础门槛很低,不习惯音乐游戏的人也能入门游玩,享受《苍蓝雷霆 GUNVOLT》系列最大魅力之一的要素。